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

在工业互联网的大赛道中已有不少选手。李钦认为可以将他们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如格力、美的等。在过去几十年已经积累了大量数字化的能力和解决方案,但属于定制开发,产品基本不具备通用性和共性。对外输出能力。假设用这套系统去为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赋能,可能会 “水土不服”。

第二种是在传统产业链做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企业,针对产业里的某个特定场景提供的解决方案。过往的业务模式是提供单机版的设备和软件,现在有了新的业务模式,就是给设备联网。设备上传的数据可以由厂家、经销商等多方使用,便于共同监控运行、远程维保等。这类企业本质是在做传统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

第三类则是过去做 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等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各种细分行业的单一工厂或工序里提供解决方案。

总体而言,工业互联网是对工业的数字化改造。单一大厂能够解决自身的自动化问题,但不一定适用于整个行业,需要平台型方案去解决产业链上数以百万工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尽管工业互联网前景广阔,但从用户应用端到产品销售端,仍存在不少落地难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数字化解决方案跟工厂实际需求的匹配性问题。李钦介绍,过去 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在中国企业实施的成功率只有不到 40%,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的成功率可能更低,究其根本还是解决方案实用性和应用性不足。

第二,成本问题。工厂接入数字化系统成本较高,哪怕系统功能再强大,大多数工厂尤其是中小型工厂无法承担这个费用。

第三个问题是数字化系统的销售难度大,销售周期长、获客成本高。

最后是企业教育成本问题,使得企业主、工厂主转变意识,接受数字化观念存在较高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