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打印
3D 打印
3D 打印(3D Printing),即增材制造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以计算机三维设计 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粘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与传统制造业通过模具、车铣等机械加工方式对原材料进行定型、切削以最终生产成品不同,3D 打印将三维实体变为若干个二维平面,通过对材料处理并逐层叠加进行生产,大大降低 了制造的复杂度。这种数字化制造模式不需要复杂的工艺、庞大的机床和众多的人力,直接 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便可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使生产制造得以向更广的生产人群范围延 伸。
减材制造与增材制造
原来的工业社会用的是什么方式呢?现在我们称之为叫减材制造,就是把材料一点一点地减下去,是把原材料当中我们不需要的那部分抠掉,然后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物品。那种生产方式,自然它的工业母机就是机床,什么车钳刨铣磨,通过什么折弯、切削、钻孔、磨,最后得到我们用的部件,然后把它组合,就变成一个工业品。
可是 3D 打印就不是这样啊,它是通过喷各种各样的材料,当然材料五花八门了,什么都有,有的是尼龙,有的是树脂,有的是塑料,还有很高级的,比如说喷钛金属,还有喷各种生物的分子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它都是用一种叫增材制造的方法,是用加法,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堆出你想要的那个东西。
数据驱动
3D 打印真正的含义不是什么增材制造,而是用数据可以远程驱动的制造。工业社会也是把农耕社会的这个消费和生产一体化的场景一剖两半,让你们互相之间寻找,一旦寻找,就会有信息成本。
3D 打印是什么?是通过互联网和一系列现代化的材料技术、制造技术,构建的人类的最后一道跨越天堑的桥梁,把人、把信息、把财富,和实体世界的物联系起来的方式。
3D 打印发展历程
3D 打印技术的核心思想于 19 世纪末的美国起源,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3D 打印技术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可谓是“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
- 1860 年,多照相机实体雕塑(Photosculpture)的专利被法国人 Franois Willème 申请。
- 1892 年,一项采用层合方法制作三维地图模型的专利技术在美国登记。
- 1992 年,Stratasys 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基于 FDM 技术的工业级快速成型打印机。
- 1993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 Emanual Sachs 教授发明了三维打印技术。
- 1995 年,麻省理工的两名学生 Jim Bredt 和 Tim Anderson 的毕业论文选题是便捷快速成型技术。两人把打印机墨盒里面的墨水替换成胶水,成功打印出了一些立体的物品。这是 3D 打印在学术上的首次成功尝试。
- 1996 年,3D Systems、Stratasys、Z Corporation 公司均各自推出了新一代的快速成型设备,此后快速成型便有了更加通俗的称呼 ──“3D 打印”。在此之前为研究领域所接受的名词是“快速成型”。
进入 21 世纪,3D 打印技术迅速发展,
- 2005 年,Z Corp.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高精度彩色 3D 打印机 Spectrum Z510,3D 打印由此有了精致的色彩;
- 2009 年,Bre Pettis 创立了著名的桌面级 3D 打印机公司 Maker Bot,并出售 DIY 套件,购买者可自行组装 3D 打印机,将 3D 打印技术进一步推广开来;
- 2015 年,美国 Carbon3D 公司发布一种新的光固化技术——连续液态界面制造(Continuous Liquid Interface Production,CLIP),利用氧气和光连 续地从树脂材料中逐出模型。将 3D 打印速度提升了一个阶段,且可以使用部分生物材料。此外,还有许多 3D 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首饰设计、食品、艺术、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成功案例。
3D 打印材料
3D 打印所使用的材料均针对 3D 打印设备专门研发,其形态为粉末状、丝状、层片状、液体状等等,与普通材料有所区别。以粉末状打印材料为例,根据打印环境的不同,其粒径一般为 1-100μ m不等,且一般要求粉末有高球形度。
-
ABS 塑料: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为使用最广泛非通用塑料之一,它将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性能结合起来,具备耐冲击、耐高低温、耐化学药品、无毒无味的特性,此外,其易加工、可二次加工。
-
PLA 塑料:PLA(Polylactic-Acid)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红薯、玉米)所提炼出的淀粉原料制成。其相容性、可降解性、物理性能、光泽性与抗拉强度良好,适用于各种加工方法,尤其是吹塑与热塑。
-
工程塑料:工程塑料(Engineering-Plastics)是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耐热性、耐冲击性、抗老化性与机械性能良好,主要用于工业。主要品种有:聚酰胺(尼龙),聚苯硫醚,聚碳酸酯,聚甲醛,PBT,聚苯醚。
-
光敏树脂:光敏树脂是由高分子组成的胶状物质,由于粘度低、固化收缩小速率快程度高、溶胀小、光敏感性高等特性,成型后产品外观平滑,呈现出透明至半透明的磨砂状。常见的光敏树脂有 somosNEXT 材料、树脂 somos11122 材料、somos19120 材料和环氧树脂。
-
橡胶类材料:橡胶类材料具备多种级别弹性材料的特性,其硬度低、断裂伸长率高、抗撕裂强度大、拉伸强度大,非常适合应用于要求防滑或柔软表面的领域。3D 打印的橡胶类材料产品主要有消费类电子产品、医疗设备以及汽车内饰、轮胎、垫片等。
-
金属材料:3D 打印所使用的金属粉末与一般金属不同,要求纯净度高、球形度好、粒径分布窄、氧含量低。目前,应用于 3D 打印的金属粉末材料主要有钛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和铝合金材料等,此外还有用于打印首饰用的金、银等贵金属粉末材料。其中钛合金强度高、模量低、耐疲劳性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与生物医学。
-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具有硬度高、密度低、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疗等行业。陶瓷颗粒越小,表面越接近球形,陶瓷层的烧结质量越好。由于目前工艺的局限,复杂的陶瓷打印所需模具复杂、成型困难、成本高,难以广泛应用。
-
复合型石膏粉末:这是一种全彩色的打印材料,具有易碎、坚固、色彩清晰的特点,成型后外表会出现细微的颗粒效果,外观很像岩石,在表面曲面会出现环状纹理。
-
蓝蜡和红蜡:采用多喷嘴立体打印技术(MJM),表面光滑,多用于制造蜡模,利用失蜡铸造的原理,用于精密铸造。在珠宝、服饰、医疗、雕塑、艺术等领域广泛应用。
-
其他材料:细胞材料,在实验室培养出细胞介质,以水基溶胶为粘合剂;食品材料,加热为胶状的砂糖等。
3D 打印制造流程
3D 打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多层的二维打印”,3D 打印机一般使用特制的材料,基于 笛卡尔机械坐标系,按照三维图纸,将其一层层喷涂或者熔结到三维空间中,从而制作出传 统制造工艺难以制作的高复杂度产品。3D 打印机主要由高精度机械系统、数控系统、喷射 系统、计算机技术组成的机电一体化复杂系统。概括来说,3D 打印机的制造过程一般要经 历三维建模、分层切割、打印喷涂和后期处理四个阶段:
-
三维建模:分为扫描和手动建模两种。扫描是一种自动建模的方法,即通过 GOSCAN 之类的扫描设备获取扫描对象的三维数据,并自动生成三维模型;手动建模是从零开始,使 用三维建模软件,如 Blender、AutoCAD、C4D,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三维模型。目前大部 分 3D 打印机均基于 stl 格式设计。
-
分层切割:由于 3D 打印机不能直接操作 3D 模型,需要通过打印机配备的专业软件将 模型文件处理为打印机可识别的描述方式,分为多层薄片,每层厚度由打印材料的属性与打 印精度决定。
-
打印喷涂:打印机按照分层切割的蓝图,将打印材料逐层喷涂或熔结到三维空间中。这 一阶段有多种实现方式,较为普遍的方式是先喷一层胶水,再添加粉末,循环往复;或是用 5 高能激光融化合金材料,层层绘制,熔结成产品;比较先进的是连续液态界面制造,利用氧 气和光连续地从树脂材料中逐出模型。这一过程根据模型大小、复杂程度与打印材料不同,耗时几分钟到几天不等。
-
后期处理:打印喷涂结束后一般会有一些粗糙截面与材料毛刺,便需要对模型进行后期 处理,包括固化、修整、打磨、上色等。这一阶段与 3D 打印技术关系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