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全栈与 GraphQL

前后端分离与全栈架构

好的程序员能够独立的解决某个技术难题,主动的关心项目进度与潜在瓶颈,能够负责模块小组,合理地分配任务,与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美工、测试、服务端的同事高效包容地沟通。而衡量好的架构师的标准则是整个项目的工程化程度。众所周知,现在前端进入了一种爆炸期,各种技术框架百花齐放,各种应用场景天差地别,前端工程化个人感觉不仅仅是选定某个技术框架、选定代码规范、选定测试方案等等,工程化的根本目标即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实现可信赖的产品。尽可能短的时间包括开发速度、部署速度与重构速度,而可信赖又在于产品的可测试性、可变性以及 Bug 的重现与定位。笔者感觉遇见的最大的问题在于需求的不明确、接口的不稳定与开发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先不论技术层面,项目开发中我们在组织层面的希望能让每个参与的人无论水平高低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每个人都会写组件,都会写实体类,但是他们不一定能写出合适的优质的代码。另一方面,好的架构都是衍化而来,不同的行业领域、应用场景、界面交互的需求都会引发架构的衍化。我们需要抱着开放的心态,不断地提取公共代码,保证合适的复用程度。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抽象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当我们落地到前端时,笔者在历年的实践中感受到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 前后端业务逻辑衔接:在前后端分离的情况下,前后端是各成体系与团队,那么前后端的沟通也就成了项目开发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前端在开发的时候往往是根据界面来划分模块,命名变量,而后端是习惯根据抽象的业务逻辑来划分模块,根据数据库定义来命名变量。最简单而是最常见的问题譬如二者可能对于同意义的变量命名不同,并且考虑到业务需求的经常变更,后台接口也会发生频繁变动。此时就需要前端能够建立专门的接口层对上屏蔽这种变化,保证界面层的稳定性。

  • 多业务系统的组件复用:当我们面临新的开发需求,或者具有多个业务系统时,我们希望能够尽量复用已有代码,不仅是为了提高开发效率,还是为了能够保证公司内部应用风格的一致性。

  • 多平台适配与代码复用:在移动化浪潮面前,我们的应用不仅需要考虑到 PC 端的支持,还需要考虑微信小程序、微信内 H5、WAP、ReactNative、Weex、Cordova 等等平台内的支持。这里我们希望能够尽量的复用代码来保证开发速度与重构速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笔者觉得移动端和 PC 端本身是不同的设计风格,笔者不赞同过多的考虑所谓的响应式开发来复用界面组件,更多的应该是着眼于逻辑代码的复用,虽然这样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效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一点需要因地制宜,也是不能一概而论。

全栈工程师